國內首套1000MW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溫度監測系統運行
國內首套1000MW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溫度監測系統運行
導讀:7月4日,由山東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000MW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溫度監測和預報系統正式投入運行。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爐膛水冷壁內的工質參數比亞臨界機組明顯提高,水冷壁的工作條件更加惡劣,近年來國內投產的超超臨界鍋爐相繼發生過高溫腐蝕和超溫爆管事故。
7月4日,由山東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000MW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溫度監測和預報系統正式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入運行。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爐膛水冷壁內的工質參數比亞臨界機組明顯提高,水冷壁的工作條件更加惡劣,近年來國內投產的超超臨界鍋爐相繼發生過高溫腐蝕和超溫爆管事故。目前,該類鍋爐水冷壁壁溫的監測只是依靠布置在爐外管道上的少量熱電偶進行,還無法測量爐膛內水冷壁壁溫的真實狀態。2011年9月,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正式立項研究開發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溫度監測和預報系統。山東電科院電源技術中心鍋爐室的技術人員承擔了該項目,他們苦心研究,攻堅克難,在PI實時數據庫系統、NCE和MATLAB計算平上完成了核心分析程序的編寫、試運行以及網絡發布和瀏覽工作。該項目通過對爐膛燃燒、傳熱和水冷壁內工質流動的計算模擬,實現全爐膛水冷壁壁溫的監測,以及爐膛熱負荷和實際燃用煤質的軟測量。當煤質變化時,指導運行人員控制合理的水煤比,可以有效防止水冷壁的超溫爆管事故,為發電機組的**、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保障。
6月15日,該系統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鍋爐上投入試運行。經過半個多月的運行,證實該系統穩定,提供的相關數據可以反映爐膛內水冷壁壁溫的真實狀態。下一步,該項目將進行驗收及科技成果鑒定等工作。